2023年4月15日 星期六

穿越故宮大冒險 讀後心得

"穿越故宮大冒險" 是鄭宗弦寫的青少年小說,是一部科幻穿越小說,每集以故宮文物為主題。小說的介紹就不多說了,可以上博客來查閱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1423?gclid=Cj0KCQjwlumhBhClARIsABO6p-y1MKnvrcH0NzpBa1weZHc5zGfutthzkMX5qWEBYFybBKSXZF5KPQAaAqB6EALw_wcB)

我其實也沒讀過多少青少年小說,以前都是看散文或是一本的故事,比如最喜歡的科幻小說就是 馬奎斯的 "百年孤寂",心理相關的 "24個比利。哈利波特也是在軍中隨緣翻閱,當下是覺得蠻解悶的。故宮大冒險其實是小孩在學校看到的小說,而且很有興趣介紹給我們,很湊巧的那陣子碰到了疫情,也就開始在睡前開始讀,過一陣子確診被關在家裡,就把全部 1~7 集看完了。

主角與故事內的人物其實不算多,讀起來輕鬆負荷不大,而作者在編人名的時候也挺有巧思,比如灶幫長老 "湯之鮮",瀟湘館的"洪歸果" (也就是紅龜粿),還有一些只出現一次的人名都是圍繞著食物來取名,蠻有趣的。

作者預設的對象是寫給青少年,所以裡面沒有太黑暗的心理層面描寫,主角是完全的正派,積極正面,接受現況,面對問題。這在志達為了追臘味六合時弄掉了石頭,可能面臨無法回到現代的狀況卻不顯惶恐與擔憂,持續相信總是有辦法的正面思考。

讀完了全部七集,也興起了到故宮一遊的興致,來看看故宮的文物的珍品,其實小說故事看過也就忘了,但是裡面的古物、菜色卻是一樣樣的留在腦海裡,又當真的看到肉形石的時候就想起了蘇東坡的東坡肉;吃到麻婆豆腐的時候就想起麻婆為了醫治先生的臉上毒素所做的努力。這些東西如果能留在小朋友的心裡,當有一天真的吃到這樣菜的時候,一定又是一番不同的回味。


2022年11月18日 星期五

別人人生的歸納與理論形成

   一個理論的形成,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是藉由數學(抽象)的推導、可以是根據過去經驗的發想,但更多的是藉由很多的觀察、實驗得到的結果而慢慢歸納而成。

  那一個人的一生,是否也有一條公式或是理論可以參考呢? 我們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世界上甚至宇宙裡沒有兩個人(或是生物) 完全一模一樣的,在思想上更是如此。所以可能的作法就會變成參考過去覺得成功的人的歷史,歸納出他們傑出的地方或是原因,進而改進或是修正自己的方向,這裡不用"套用",因為內在個性,外在環境各不相同,只能依照個人所處環境來做取捨。

  不過"內在原力"這本書,提供了很多過去一般人的想法,也列出可以進步的地方。我們總以為自己不是一般人,總以為自己是獨特而特別的,但讀了這麼多才發現,其實自己就是個再一般不過的一般人。這也很有趣的引出了為什麼大部分的人會這樣想的問題 !? 也是一種歸納? 還是人性終究是有一定的答案? 還待更多的知識來協助解惑。回到正題,當我們認識到大部分的自己都是一般人(也就是預設值)之後,如果想要更進一步或是想要解決自我價值的實現時,就可以試試看裡面作者歸納出來的理論。

  而這裡面其實也牽扯到如何看待周遭的世界,可以假定是邪惡的世界,可以假定是良善的世界,根據不同的假定,進行推想與歸納。總得的來,通常假定是良善的世界,世界上就沒有"壞事",只有"逆境菩薩",沒有惡人,自然也沒有倒楣鬼,就如同2016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Bob Dylan 說的(註1): "有人可以感受雨,但其他人只是被淋濕" (Some people feel the rain. Others just get wet ),希望你是可以感受雨的那個,面對任何事情,去感受他,去接受他,把它當作是也許這是件好事來好好面對處理。





註一: 也有人認為是 Roger Miller 說的 : https://quoteinvestigator.com/2012/09/21/get-wet/



2022年3月13日 星期日

跟孩子談性

這次的講座是請到郭雅真老師來跟家有中年級小朋友的家長,要以怎樣的心態跟小朋友開口談這件大人可能都難以啟齒的事情。

幾個重要的觀念要先建立,最首要的就是"對自己身體的認知"

1. 培養看見多元美麗的眼睛

    人如何看待美醜很多都是後天學習而來的,流行文化是一個大趨勢,但要認知非主流也不代表就是醜,也要懂得欣賞。

    舉例:
    雜誌上的model 可以是胖的,可以是原圖不修圖而露出肥肉的,可以是有色人種,也可以是殘疾人士

2. 認識並喜歡自己的身體

    要先足夠喜愛自己的身體,才會有動機去保護他(身體)。如果他因外表被霸凌、恥笑而不喜愛自己的身體,也就不會愛惜自己,進而有鄙視或傷害自己的可能。

    方法: 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喜歡自己身體的那些部位,為什麼喜歡。不喜歡那些部位,為什麼!? 

    多芬廣告: 你比你想像的美 ! 對自己身體的認同,並產生自信。

3. 情境演練

    A. 如果小孩因好奇要求要看家長身體,家長會如何反應 ?
        表示他開始有興趣了解,但有碰觸到自己界線,則可以同理的陪伴方式/替代方式共同接觸了解

    B. 如果小孩在幼兒園內午休摸著雞雞一會兒才入睡,家長是否希望老師告知?
        如當作是撫摸一般身體器官,則無須大驚小怪。但我覺得倒是可問問小孩的感覺或是想法,比如是否內褲太緊,太熱,比較有安全感,還只是純粹好玩。 

    C. 放學路上有陌生人露鳥
         學生要懂得避開逃掉,不與正面衝突。
         實際案例卻有五年級生知道要逃掉,但逃跑的方向卻是朝露鳥俠方向(全家),不是另外一邊(7-11) 遠離的方向 ? [因為學生的券只能在全家吃,有吃飽需求的考量]

    D. 安全地圖的繪製
         繪製或是家長陪伴走過上學路線,繪製7個安全地點。

家長心態:

1. 要教育小孩就要先減敏感(自己多接觸到不會害羞會避談),執行方式可以是去CD出租店逛小房間,買或租看看,幫自己先練練膽量到不會不敢談。

2. 如果小孩反應任何問題: 建議家長 "先相信再求證"

    案例中有很多性侵是熟人犯案,也就是大家意想不到的人,所以碰到小孩反應問題,寧可先相信,處理或預防下次發生,再去求證。
    example: 媽媽帶小二生上電腦課,小二生交由櫃檯大哥哥照顧。但有一次提早下課才不經意發現大哥哥帶他到其他地方做不好的事。小孩跟媽媽都需心理輔導,但小孩可以說出大哥哥喜歡我,但使用的方式不對。媽媽卻歷經一年的自責愧疚才走出陰影。

3. 在家中放符合自已性觀念的書,釋出訊息讓小孩知道家裡可以談這件事,家長心裡認同的書,談起來會比較自在。

4. 坦然的面對(性的)問題,才能與孩子站在一樣的角度一起探索這個議題,帶給他們比較正常的觀點


2020年6月14日 星期日

我們與惡的距離

簡介: 
  這是一部 10集的連續劇,一集50分鐘,劇情緊湊,每集都帶給觀眾不同面向的思考,欣賞起來無壓力。劇情內容是以有精障人士犯下無差別殺人案開始,針對各個角色探討其內心想法

法扶律師 (吳慷仁飾) : 
   從事法扶的初衷
   因幫助殺人犯而被社會討厭以致影響家庭
   因考量家庭經濟與妻子安危,轉而幫助有錢人打官司
   被妻子察覺內心的之矛盾與不快樂而回頭

被害者家屬 (賈靜雯,溫昇豪飾)
   喬安因失去孩子對自己的不諒解與封閉
   封閉造成夫妻與親子間的溝通障礙與誤解
   面對殺人犯妹妹的憤怒
   喬安與昭國一同參與諮商,慢慢解除封閉與撕下被害者家屬標籤
   對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的覺醒與改進

殺人犯家屬
   自責並切斷與殺人妹妹的關係
   承認與面對自己是殺人犯家屬
   向被害者的道歉與溝通


經典台詞

思聰說: 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是我 ?
喬平對思聰說: 因為你比較勇敢 !
-------------------------------------------------------------------------
News哥: 我們都是好人,但是為什麼會彼此傷害。
-------------------------------------------------------------------------
News哥: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功課要做。
-------------------------------------------------------------------------


人物探討

   News哥 : 這是個在戰場上做後衛的角色,可以跟著主將在戰場上衝刺,去衝收視率,衝現場連線速度。但也能洞悉主將目前的問題,清楚知道每件事情的成因,但是用自身的同理心指出錯誤、給予建議。其實某方面他就像是另一面的孫喬安,當一個喬安暴怒說酸話的時候,另一個心裡的喬安又跑出來說,"我到底是怎麼了? 兩年前的自己不是這樣啊!?"。
他代表的是一個有溫度,讓人感到安心,充滿人生經驗,時常說出有哲理的話。當大芝被人找到在飲料店工作時,被丟雞蛋,News哥也過去幫忙買了60杯飲料。也表達可以幫忙安排工作,還體貼的設想到將對立的兩人避免碰面的方法。